葡萄根癌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!

发布时间:2023-12-10 | 稿件来源:志昌农业
663次
文章分享

       葡萄根癌病又称葡萄根头癌肿病,是一种根部细菌性病害,在我国北方葡萄产区较为常见。近年来,四川地区葡萄产业发展迅速,有些苗木未经植物检疫部门检疫引种移栽,导致根癌病在该产区时有发生。根癌病多发生在葡萄根颈部和靠近地面的老蔓上,易导致植株地上部生长衰弱,对葡萄来年产量造成较大影响,重者损失达50%~80%,甚至毁园绝收。该病在植株发病初期治愈率高,一旦蔓延治疗难度增大,为了有效防止病害蔓延,我们将其发生特点、防治措施总结如下,旨在给果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。
3.jpg


危害症状

       葡萄根癌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颈、主根和侧根,也常发生在2年生以上主蔓的近地面处,90%以上的病害发生在距地表1.2m以内的高度,嫁接苗则多发生在接穗和砧木愈合的地方。发病初期形成类似愈伤组织状的乳白色至乳黄色瘤,表面光滑,内部组织松散,随后瘤子不断增生,呈球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,颜色逐渐变为褐色至暗褐色,表面龟裂粗糙,凹凸不平,内部组织逐渐木质化,质地坚硬。瘤体大小不一,有的数十个小瘤簇生成大瘤,在阴雨潮湿条件下易腐烂脱落,并有腥臭味。受害植株因皮层及输导组织被破坏,根系发育受阻,叶面变黄,抽芽少,长势弱,坐果率低,果穗小,果粒稀疏且不整齐,个别病株果粒呈黄色透明状,轻者影响生产和树体发育,重者全株干枯死亡。

2.jpg




发生规律

       葡萄根癌病是由一种杆状细菌引起的病害,该细菌主要潜伏在尚未分解的病残体上,随着病残体在土壤里越冬,可以存活2~3年。当条件适宜时,细菌通过伤口、植株皮层上的髓射线与茎皮交界处,或是顺着葡萄枝蔓皮层的纵向纹理直接侵入植株组织,在其体内潜伏几周至1年以上,条件成熟时开始发病,刺激周围细胞分裂形成肿瘤。伤口如虫伤、机械伤、剪口、嫁接口等,都可成为病菌侵入的途径;雨水和灌溉水以及地下害虫如蛴螬、蝼蛄、线虫等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。带菌的苗木和接穗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。

根癌病在田间的发生速度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,碱性土壤利于发病,酸性土壤病害较少;田间温度在18~26℃之间、降雨多、湿度大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;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的果园病害较重。病状发生与植株生理活动密切相关,葡萄新梢旺长期、果实两次膨大期病菌扩展快,病组织增生快;葡萄种子发育期(硬核期)病菌危害力明显减轻。欧亚种葡萄和其杂交种比美洲种葡萄发病重。其次,连作苗圃和设施栽培的特殊环境发病率高于露地葡萄园。



防治方法



严格苗木检疫和消毒,提高防病意识

       首先,建园时尽量避免从病区引进苗木或插穗,若苗木中发现病株应彻底剔除烧毁,最好采用经过检疫的无病或抗病砧木嫁接苗。其次,对所有调入或自产苗木、插条,在扦插或定植前必须进行消毒:方法是用1%硫酸铜溶液或者3波美度石硫合剂浸泡5min可杀死根部周围的病菌;用E26生防菌素稀释液浸泡30min,或喷雾后再扦插或定植,能有效地保护伤口不受致病菌的侵染。



加强栽培管理,增强树势

       对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可多施有机肥,增施磷钾肥,尤其是一些酸性肥料,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树势,提高抗侵染的能力,还可以提高土壤酸度,形成不利于根癌病发生的土壤环境。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,深挖排水沟,降低地下水位,改善根系通透性,同时提倡科学灌溉,合理安排灌溉水流向,防止病菌随水从病区流向无病区扩散与传播。在田间进行农事操作时应尽量避免造成机械伤口,尤其不要伤根或损伤茎蔓基部,还要注意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,以免造成伤口引起病菌侵入。



及时治疗病树,防止蔓延

       经常到田间观察,一旦发现病树及时治疗。如果园中个别植株染病,扒开根周围土壤,用锋利小刀将肿瘤彻底切除,直至露出白色的木质部,刮除后用100倍硫酸铜液、72%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0~500mg/kg消毒,并涂以高浓度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保护伤口,以免再受感染,并用根癌宁适量倍液灌根。最好在初期病瘤刚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就马上刮除,这样有利于伤口愈合,肿瘤越大防治的效果越差。对无法治疗的重病株,应及早拔除并彻底收拾残根,与从其它病树上刮下的癌瘤及病枝一同集中烧毁。处理完后可以在根部周围土壤中撒石灰消毒,以杀死土壤中残留的细菌。



保持园地清洁,杜绝病源

       冬季修剪结束后,彻底清除园区内的枯枝落叶、病虫枝和杂草,并带出果园外统一烧毁,入冬前全园喷洒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溶液,以便杀死越冬病原菌,减少病原的蔓延。




相关关键词

暂时没有数据

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志昌农业 版权所有鲁ICP备2021012316号-1

技术支持: 华夏商务网

400 096 06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