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玫瑰葡萄温棚栽培关键技术!

发布时间:2023-12-24 | 稿件来源:志昌农业
884次
文章分享

1.3.jpg

阳光玫瑰葡萄,欧美杂种,自2007年开始引进到我国多地。其大粒、高糖、浓香、耐贮运、货架期长等特点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和果农的关注,是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葡萄品种之一,也是葡萄园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。全国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,大部分是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,温棚栽培面积较少。为了避开露地栽培阳光玫瑰集中上市时期,推广阳光玫瑰温棚栽培意义重大。现将阳光玫瑰葡萄温棚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,仅供参考。

 

一►建园

1.1园地选择

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,pH值6.5~8.5之间,地势平坦、开阔、交通便利、土质疏松,有水源,光照充足的地方建园,建园需要根据具体园地条件、当地自然条件、面积和架式进行合理规划,主要系统应包括:道路规划、灌溉系统、排水系统及土壤改良措施。


1.2塑料大拱棚建造

       按照JB/T 10594的规定执行,建议安装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,具体参照GB/T 50485、NY/T 2624。

 

1.3 架式选择

       架式分篱架和棚架两种。篱架整形主干全部为顺定植行整形,以“V”型叶幕为主。棚架整形分主 干顺定植行整形与主干垂直定植行整形,叶幕全为“水平”叶幕。

表 1 栽培方式及定植株数

13.3.jpg

1.4 定植苗木质量

       选择符合NY/T 469相关要求的葡萄苗木,优先选用抗根瘤蚜、线虫、盐碱等逆境的5BB、SO4、101-14MG等无检疫对象的抗性砧木绿枝或硬枝嫁接苗,嫁接苗的根系数量≥5条,侧根粗度≥0.4 cm,长度≥20 cm;根干应充分成熟,枝干高度≥20 cm,接口高度15 cm~20 cm,硬枝嫁接苗茎粗要求≥0.8 cm, 绿枝嫁接苗茎粗要求≥0.6 cm。


1.5 定植方式

       北方地区宜选择开挖定植沟,沟深60 cm,宽80 cm~120 cm,沟中可分层填入秸秆和腐熟有机肥, 有机肥用量每亩5 t~10 t,与表土混合均匀,心土置换至行间。南方地下水位浅的地区起垄栽培,垄高30 cm,垄宽80 cm~100 cm。


1.6 定植时间

       葡萄苗在秋季落叶后到第二年春季都可栽植,温室内5cm地温达8 ℃~10 ℃时为宜。

 

1.7 定植密度

       栽植密度参考表1。


1.8 定植前处理

       栽植前将枝条嫁接口以上剪留3个芽眼~5个芽眼,根系剪至15 cm~20 cm,在8 ℃~25 ℃的清水浸泡根系24 h,后用50 %的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和50 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浸泡5 min杀虫、杀菌处理,栽植时将其根系舒展开,保证嫁接口高于地面15 cm以上,根系覆土厚度5 cm压实,随时浇透水,以后根据土壤墒情浇水。

 

二►棚室管理与环境调控

2.1 覆膜时间

      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覆膜。

 

2.2 升温

       当地露地葡萄自然萌芽前60 天~70 天升温。

 

2.3 破眠

       用单氰胺解除休眠。使用50 %单氰胺水剂250 ml兑水2.5 kg~5 kg,在自然萌芽前30天~45天直接喷洒或涂抹在芽眼处即可。


2.4 环境调控

2.4.1 光照调控

       通过在设施内铺设反光膜及安装补光灯进行光照调控。

 

2.4.2 温湿度调控

   表 2 不同时期棚内温湿度管理

13.6.jpg

2.4.3 气体调控

       通过合理通风换气及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。

 

三►土肥水管理

3.1 土壤管理

3.1.1 生草或覆盖

       提供葡萄园地种植绿肥或作物秸秆覆盖,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。

3.1.2 深耕翻

       一般在新梢停止生长、果实采收后,结合秋季施肥进行深耕,深耕 20 cm~30 cm。秋季深耕施肥后及时灌水;春季深耕较秋季深耕深度浅,春耕在土壤化冻后及早进行。

3.1.3 清耕

       在葡萄行和株间进行多次中耕除草,经常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状态,园地清洁,病虫害少。


3.2 肥料管理

3.2.1 水肥一体化系统要求

       应符合GB/T 50485和NY/T 2624的要求,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按NY/T 496的规定执行。应选择纯度高、杂质少、不沉淀的水溶肥。

3.2.2 基肥

       以秋施为主,在采果后一周开始施用有机肥,混合过磷酸钙,基肥施用量一般占全年总施肥量的50 %~80 %,以产果量确定施肥量,采用沟施、穴施方法施入。 

3.2.3 追肥

       葡萄追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期。

表 3 ‘阳光玫瑰’葡萄施肥关键期

13.5.jpg

3.2.4 叶面肥

       果实着色前以尿素、磷酸二氢钾为主,着色后以磷酸二氢钾为主,浓度为0.3 %~0.5 %,喷施时间以晴天的上午10点前或下午16点后为宜。

3.3 水分管理

3.3.1 滴灌

       根据气候、葡萄全年生命周期对水分的需求及土壤墒情决定灌水时期,一般掌握好葡萄萌芽前、花前一周、浆果膨大期、采收后4个关键时期,结合施肥进行灌水,采用滴灌、浇灌方式满足植株需水。

3.3.2 排水

       降雨量较大时,注意大棚周围应及时排水,排水沟深度不低于80 cm。

 

四►整形修剪

4.1 架型与结构

4.1.1“V”形叶幕

       立柱间距 300 cm。平畦定植主干高度 100 cm,起垄定植主干高度 60 cm~70 cm, 架高 170 cm。第一道钢丝高 100 cm~120 cm;钢丝上方两道横撑,间距 25 cm~35 cm;横撑长度第一道 60 cm~75 cm,第二道 120 cm~150 cm。

4.1.2 “水平”叶幕

       立柱间距 300 cm。平畦种植主干高度 160 cm~170 cm,起垄种植主干高度 130 cm~150 cm,架高 170 cm~180 cm。架面钢丝间距 40 cm,形成网格状。


4.2 整形

4.2.1 定植当年整形

4.2.1.1 定干:

       萌芽后选留生长旺的新梢做主干,按架式确定主干高度。

4.2.1.2 绑枝:

a) 篱架“V”形叶幕:主干定干后倾斜顺行横绑第一道架线;

b) 棚架“水平”叶幕:主干定干后顺行或垂直行引绑棚架线;副梢分批绑扎,均匀绑扎在架面铁丝上。

4.2.1.3 摘心:

a) 主干以下副梢留2片叶摘心;

b) 篱架“V”形叶幕:两主蔓长至交接处摘心;主蔓上的副梢长至 50 cm 摘心;副梢的延长枝长至 50 cm 摘心,顶端副梢留 1 片叶~2 片叶反复摘心。

c) 棚架“水平”叶幕两株主蔓长至对头处摘心;主蔓上的副梢长至 50 cm 摘心;副梢的延长枝长至50 cm 摘心,前端副梢留 1 片叶~2 片叶反复摘心。

4.2.1.4 定植当年树相指标:

a) 按架式留1主干并成形;

b) 主蔓新梢生长量 80 cm~100 cm;

c) 80 %枝条直径粗度 0.7 cm 以上;

d) 叶面积系数 2.5;

e) 修剪后每亩留结果母枝数1000 个~1500 个。

4.2.2 第二年及以后整形

4.2.2.1 整形方法:

a) 出土、刮除老皮、引绑上架;

b) 抹芽除梢,萌芽期抹除副芽、隐芽、不定芽,分 2 次~3 次进行。见花穗后根据架面新梢密度情况抹除过密新梢;

c) 绑枝,分批绑扎,将新梢均匀绑扎在架面铁丝上;

d) 摘心,结果蔓在开花前 1 天~3 天花序以上留 7 片叶摘心,顶端副梢延长至满架摘心封顶,侧副梢留 1 片叶~2 片叶摘心;

e) 疏枝,新梢间距 15 cm~20 cm 为宜,疏除过密新梢。

4.2.2.2 第二年树相指标:

       结果母枝发芽率80 %以上;结果蔓长度150 cm;叶面积系数2.5;亩留果穗2500穗~3000穗;单果穗重500 g~750 g。

4.2.2.3 产量指标:

       投产后,产量1000 kg/667㎡~2000 kg/667㎡。


4.3 修剪

4.3.1 生长季修剪

       葡萄生长季的树体管理中,采用抹芽、定梢、引绑上架、新梢摘心、去副梢等技术措施对树体进行调控。

4.3.2 冬季修剪

       修剪时间在葡萄枝条落叶后2周~3周至早春棚中伤流开始前1个月均可修剪。每个结果母枝基部留1个~2个芽,极短梢修剪。

 

五►花果管理

5.1 花穗管理

       花期结果结果蔓直径1.0 cm以上留2个花穗,0.7 cm~1.0 cm留1个花穗,0.7 cm以下不留花穗。花前一周至初花,去除副穗及以下小花穗,仅保留穗尖5.0 cm。


5.2 保果及膨大处理

5.2.1 保果

       花后 2天~3天 用 25 mg/L GA3 处理花穗一次;

5.2.2 膨大

       保果处理12天~15天后用 25 mg/L GA3+5 mg/L CPPU 再处理一次。

5.2.3 简易处理

       花后7天~10天用25 mg/L GA3+10 mg/L CPPU 处理一次。

5.2.4 处理方式

       浸穗或喷穗,花穗处理时气温不要超过 30 ℃。

 

5.3果穗整理

5.3.1 疏果

       落花10天后疏果,每果穗保留果45粒~60粒浆果。

5.3.2 疏穗

       花后3周进行疏穗,每亩留果穗1700穗~2700穗,分2次~3次定穗。

5.3.3 套袋

       按照NY/T 1998的规定执行,建议使用绿色或蓝色‘阳光玫瑰’专用果袋。

 

六►病虫害防治

6.1 原则

      贯彻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。采用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、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。

 

6.2 主要病虫害

       炭疽病、白粉病、白腐病、灰霉病、蚜虫、红蜘蛛等。

 

6.3 农业及物理防治措施

       休眠季修剪进行彻底清园,剪除病果、病穗,清除地面枯枝落叶,在棚内安装防虫网、诱虫灯、悬   挂黄板、糖醋液、性诱剂等。


6.4 化学防治原则

       葡萄生产中控制病虫危害遵循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和要求,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,按照GB/T 8321.10及NY/T 1276规定执行,根据农药安全间隔期轮换用药。

 

七►采收

      当浆果充分发育成熟,果皮呈浅绿色或绿色泛黄,可溶性固形物18 %以上,表现出固有色泽和风味时采收,采收前15天停止灌水。采收应在天气晴朗的下午气温下降后进行。



相关关键词

暂时没有数据

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志昌农业 版权所有鲁ICP备2021012316号-1

技术支持: 华夏商务网

400 096 0697